十月油價下調恐難兌現 今日,已經是上次國內成品油調價后的第28個工作日。然而,在經歷了國慶期間幾度起伏之后,近日國際油價下跌趨勢明顯放緩。這意味著,此前預計的10月國內下調油價的預期已經基本宣告落空。而往年四季度容易出現的“柴油荒”現象,業內人士表示今年很難出現。
三地變化率跌幅難破四在國慶大跌之后,近一周來國際油價在土耳其和敘利亞緊張局勢影響下,開始呈現震蕩上漲的趨勢。而受這一趨勢影響,一度被認為將在10月中下旬跌破負四的三地原油變化率也明顯放緩了下跌的腳步。
按照目前原油現貨價格滾動推算,3個工作日后三地變化將步入上升渠道,只有今日起原油現貨價格大跌5美元,并保持當前水平穩定運行到10月31日,成品油才能在10月份打開下調窗口,但鑒于近期原油走勢仍將持續以震蕩為主,所以可以說10月份成品油下調的希望已經基本落空。
事實上,國際油價在近期的跌勢對國內汽柴油的批發層面已經產生了影響。據卓創資訊數據監測顯示,在諸多利空消息的打壓下,近期國內成品油市場繼續呈現下滑態勢。截止到10月16日,國內93#汽油車提均價為9630元/噸,較9月19日累計下滑144元/噸,0#柴油車提均價為8341元/噸,較9月19日累計下滑190元/噸。
四季度難現“柴油荒”
不過,在低迷的油市影響下,國內四季度出現“柴油荒”的幾率則大大降低。據統計,截至10月11日20家地煉的汽柴油庫存為25.71萬噸和31.84萬噸,分別占總庫容能力的40.74%和34.42%。國慶假期需求消耗國內成品油庫存下降,而在煉廠保持目前開工率的狀況下完全可以提供足夠的資源供給。所以從目前市場供需情況來看,今年四季度國內不會出現"柴油荒
此外,今年中國經濟持續下滑打壓成品油的終端需求,尤其是一些重大項目停工將減少柴油終端需求。并且今年前三季度,國內多數主營銷售任務完成欠佳,這使得四季度的銷售壓力增大,在保利潤難以實現的情況下,后期主營勢必會加大銷售力度。這些因素都使得國內四季度出現“柴油荒”的可能性變得極小。
另一方面,推動柴油價上漲的最主要原因則是預期農業需求。“對于江淮一帶農作物一年兩熟周期而言,10月底至11月初,是農業需求高峰期。但全國大多數市場缺乏比較明顯的利好因素,在成品油下調預期未消弭的情況下,短期內主營單位汽柴油價格仍以下行為主。”
|